孩子缺失的劳动课如何补上

时间:2015年05月28日信息来源:山西日报 点击: 【字体:

  • 孩子缺失的劳动课如何补上

    王若静图

懒得整理床铺,懒得洗袜子、洗内衣,懒得收拾书包——
   
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不会叠被子,初一的学生不会洗衣服,甚至有的孩子从未在家中擦过地、洗过碗。“劳动最光荣”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劳动意识淡薄,被认为“越来越懒”。
  
  

孩子成了四体不勤
  

曾有一位在国际儿童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的小画家谈自己成功的“秘诀”:“我的成功是因为有两个秘书,我爸爸是我的工作秘书,什么削铅笔、铺画纸、挤颜料之类的粗活,全不用我动手,他还要收集各种比赛信息,开展社交***;而我妈妈则是我的生活秘书,我一提笔画画,妈妈就会把吃的、喝的都为我端来……”这不是故事,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如今的孩子被家人宠着、惯着,即便是洗碗、扫地之类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让做、不会做。
   正在太原市红星街小学读五年级的江小燕在学校是个“乖乖女”,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但就是不会做家务。“自己房间乱了也不会收拾。”小燕的妈妈烦恼地说。和小燕妈妈有类似感受的还有王丽华,家住在太原市龙城小区的王丽华说,正在读初一的女儿琳琳每天早上洗完脸,把毛巾一扔就跑了,还得王女士动手来收拾。太原市六十五中的一位李老师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懒得有些太不象话了。懒得整理床铺,懒得洗袜子、洗内衣,懒得收拾书包,甚至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去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太原市河北街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往往把劳动看成了一种功劳,是跟家长要表扬、要奖励的资本,而不像以前那样劳动是一种光荣。”这位家长说,她的孩子在家里很少帮忙干活,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想洗。而她在和孩子一样年龄的时候,已经能够帮家里做很多事情了。
  2014年,某媒体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做家务劳动的时间得出一组数据:美国平均1.2小时、韩国平均0.7小时、英国平均0.6小时、法国平均0.5小时、日本平均0.4小时,而中国仅0.2小时,这表明中国小学生每日平均劳动时间为12分钟,其中城市里的孩子劳动时间远少于农村。我们的孩子缺乏劳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孩子缺乏劳动意识谁之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虽然无须按照古人说的那样让孩子吃苦头,但让他们学着料理自己的事情还是非常必要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主持的一项对1666名3年级至8年级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九成的孩子表示“愿意和大人一起干家务”“愿意学做家务活”。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缺少劳动热情呢?关颖认为,家庭劳动启蒙教育的不足及扭曲是导致孩子懒惰习气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家庭劳动启蒙教育存在着不少误区。

想想,不少家长是否都曾说过“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用不着你管”“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马路”“学生就是要学习好,闲事少干”这样的话。当孩子有劳动的愿望、想动手做事的时候,长辈的“看你笨手笨脚的,这点事都干不好”“去去去,干你自己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了”等负面评价又往往打击了孩子们参与劳动的热情。
   孩子们不爱劳动,从学校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课程压力大,很少有时间去安排专门的劳动课;另一方面受到安全因素的制约。在社会层面的原因上,目前,一夜暴富、金钱至上、不劳而获等观念被很多人所认可,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的干扰和扭曲。拒绝做体力劳动者的价值取向,不是孩子们的专利,也是成人世界的选择。
  
  

怎样补上劳动这一课
  

“六一”儿童节快要来到了,不少家长正张罗着孩子们的礼物,各种高、大、上的玩具出现在家长们的视野里。在省城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力强说:“这几天,身边有的朋友给孩子买了高档电动汽车,还藏在办公室里,等到儿童节那天准备给孩子一个惊喜;还有的为孩子买那种可打电话、可视频的手表,价格也是不菲,可就是没人想到给孩子送一份劳动体验的礼物。”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小时候,一个孩子要是被人说成不爱劳动,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能当劳动委员的同学可神气了,哪像现在……”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有关孩子做家务的调查,结论是: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劳动应该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必需品”,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孩子在劳动中除了需要四肢协调之外,还能够培养仔细耐心、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甚至需要思考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劳动这件事;另一方面,孩子能够在劳动中学会感恩、珍惜,促进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青少年劳动意识缺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关注。曾有人提议尽快制定《青少年劳动法》,立法为青少年劳动提供强制动力。据了解,有些国家早就制定了青少年参加家务和公益劳动的法律,比如日本和新加坡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制定规章制度,中小学生必须参加清洁卫生运动。然而,不少教育专家指出立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立法或对青少年作出规定进行强制性劳动,但首先如何落实就是个难题。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需要的是社会的大环境和家庭、学校的正确认识。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怎样引导孩子热爱劳动呢?很多人把孩子不爱劳动归结为是“独生子女”造成的,其实并不尽然。当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参与意识是很强的。见大人扫地,他会抢走你的笤帚,非要自己扫;见大人洗碗,他会卷起袖子学着你的样子动手干。如果在这时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并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告诉他怎么拿笤帚,碗怎样洗,孩子会很高兴地去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因此,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好。
  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热情还离不开学校和全社会的努力。学校和社会要采取多种形式营造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氛围。如对积极参与劳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社区承担本社区内青少年的类似集体劳动、义务劳动的活动等。
  

 

『他山之石』
  

德国:民法典规定劳动义务
  

《德国民法典》第1619条规定,子女必须承担部分家务劳动,且属家教之一部分。原联邦德国法律要求6~18岁儿童必须参加相应的家务劳动,6~10岁帮助父母洗餐具并到商店买东西;10~14岁给全家人擦鞋子,同时参加花园劳动;14~16岁擦洗汽车;16~18岁同父母一起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美国:每个家庭都有孩子家务清单
  

美国每个家庭几乎都有孩子家务清单: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 3岁:扔垃圾、整理玩具;3~4岁:刷牙、浇花、喂宠物;4~5岁:铺床、摆餐具;5~6岁:擦桌子、收拾房间;6~7岁:洗碗、打扫房间;7~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擦玻璃、清理冰箱、做饭、修剪草地等。
  

西班牙:学校开设劳动课
  

西班牙国会于2014年4月29日通过一项名为《青少年家务劳动法》的提案,希望改变西班牙青少年不做家务,贪玩、贪吃、贪喝等毛病。此外,各学校开设洗衣课、扫地课等课程,有的还开设为母亲、姥姥等长辈***的课程。


(作者:郭艳 编辑:lxj880311)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更多>>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