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须推新评价指标 避免陷落中等收入陷阱

时间:2012年05月11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不宜使用产业干预的传统办法促成转型,否则极易陷落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社科院一份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转型升级形势只是“看上去很美”。

5月9日,“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称,利用以产业政策干预为基准的“转型升级指标”测算,2010年,京津沪穗深中只有上海、深圳的转型升级指数超过100,中国多数城市转型升级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产业是转型关键

“转型升级指标”将中国发达城市转型升级分为效率、结构、潜力等五个一级指标,并选取了28个具体指标,利用2005~2010年期间数据对京津沪穗深的转型升级进行了量化研究。

除了这个指标,另一个佐证是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即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

数据显示,虽然上海转型升级在2005年后一直排在京津沪穗深之首,但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2002年起就低于1,2010年已经降低到了0.7,近六年平均为0.76,低于发达国家大于或等于1的水平。

与上海类似,京津穗深在1990~2010年的20年间,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也呈现下行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稍大于1,但其后显著下降,现阶段基本处于0.7的水平。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解释,此前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不大,产出就显得大,因而效率高;但现在投入加大,所以显得产出少,效率就低。

李扬表示,也正因此,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能为经济转型提供真正良性的动力。“发展高效率的第三产业,是转型的关键。”

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发布的“上海市创新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指出,长期来看,上海社会经济面临的最大压力,将是“结构性减速”与国民福利提高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困难。如果上海不具有抵消“结构性减速”的足够高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未来增长将不乐观。

不过,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认为,鉴于城市大量的新增就业来自农村,因此还需关注一产和二产以及一产和三产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对城市来说,效率不一定提高很多,但对整个国家来说,效率还是提高了。”

首推财税体制改革

李扬也表示,虽然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方向,但迄今为止,所有的评价指标、政策措施还是在老的轨道上运行,整个导向还不是转型导向。

在这方面感受颇深的,是率先站在转型关口的沿海发达省份。比如上海,自2007年GDP增长率达到近三十年的顶峰15.2%后,上海经济增速连续4年低于全国水平。一季度,上海GDP增速仅为7%,依旧低于全国8.1%的增速水平。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昨天的论坛上表示,上海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经过努力,目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经济运行质量、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对投资、重化工、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房地产依存度明显下降等。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也在各地调研中发现,很多政府希望通过一套分解的指令性指标来强行转型,这是非常可怕的。

李扬强调,不宜使用产业干预的传统办法促成转型,低效率转型不仅会拔苗助长,而且极易陷入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通过市场化改革来实现转型升级的机制调整。“具体来说,现在阻碍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是四个制度:准入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会计制度。”

“牵一发动全身的体制改革,我首推财税体制改革,其中税收制度改革首当其冲。”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目前上海试点的营改增和房产税将对财政体制重构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更多>>最新专题